美元走软与中国需求强劲助推 LME铜价逼近万元大关

美元走软与中国需求强劲助推 LME铜价逼近万元大关

Azu 2025-09-05 黄金 12 次浏览 0个评论

美联储政策转向催生美元贬值浪潮工业金属开启价值重估

2023年9月LME三个月期铜合约突破9800美元/吨,距离万元心理关口仅一步之遥。这个曾经在2021年5月创下的历史高位,如今在完全不同的宏观背景下再度成为市场焦点。驱动本轮行情的核心变量,正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引发的美元价值重构。

美元指数自7月中旬以来累计下跌4.2%,创下2022年11月以来最长连跌纪录。CME利率期货显示,市场对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的预期概率已升至89%,而2024年降息幅度预期扩大至125个基点。这种预期差导致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从8月的2%高位回落至1.6%,直接削弱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

对于以美元计价的LME铜合约而言,美元贬值具有双重催化效应。从计价维度看,美元每贬值1%,理论上会推高铜价0.8-1.2%。从资产配置角度看,当实际利率下行时,具有抗通胀属的工业金属自然成为资金对冲美元贬值风险的首选标的。高盛大宗商品研究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铜市场资金净流入规模达47亿美元,创2021年以来新高。

更深层次的驱动来自全球制造业周期的触底反弹。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8月回升至49.6,较6月低点反弹3.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ISM制造业指数超预期回升至47.6。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铜价,正在提前反映2024年全球经济软着陆的乐观预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LME铜库存持续下降至13.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42%,现货升水维持在50美元/吨高位,验证了实体需求的真实回暖。

中国新能源革命重塑供需格局结构缺口支撑长期牛市

如果说美元贬值打开了铜价上涨的空间,那么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则为铜市注入了持续动能。2023年前8个月,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达395万吨,同比增长8.7%,其中新能源领域用铜量同比激增62%,彻底颠覆了传统认知中"中国需求=房地产基建"的旧范式。

在浙江某光伏组件企业的生产线上,0.3毫米厚的铜铟镓硒薄膜正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涂覆在玻璃基板上。这种新型光伏材料每GW装机需要耗铜500吨,是传统晶硅组件的3倍。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78.42GW,同比增长154%,仅此一项就带来近4万吨增量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用铜革命,比亚迪海豹车型单车用铜量达83kg,是燃油车的4倍,而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36%,这个数字在2025年将达50%。

基建投资正在创造新的需求维度。国家电网宣布未来五年将投资2.4万亿元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特高压直流工程单位长度用铜量是常规线路的5-8倍。更令人震撼的是海底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形态的崛起,海南自贸港首个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就需铺设300吨耐腐蚀铜缆。这种需求的结构升级,使得中国铜消费增速与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显著背离——2023年二季度GDP增长6.3%的背景下,铜消费增速却达到9.8%。

面对这种历史变局,全球矿业巨头却显得措手不及。必和必拓最新财报显示,其铜矿品位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0.72%,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将2023年产量目标下调10万吨至135万吨。供给端刚约束与需求端指数级增长形成的剪刀差,正在将铜这个古老的工业金属推向新时代的战略高度。

当绿转型遇上美元霸权松动,LME铜价突破万元关口或许只是新一轮价值发现征程的起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恒指期货直播室,本文标题:《美元走软与中国需求强劲助推 LME铜价逼近万元大关》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