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弈白热化:240分钟K线图暗藏变盘密码】
"棕榈油主力合约的240分钟K线正在上演惊心动魄的多空对决。"新加坡某对冲基金首席策略师王振宇指着屏幕上的分时图说道。自5月23日创下8528元/吨的年内新高后,这个被誉为"液体黄金"的品种已连续三周收出阴线,MACD指标在零轴上方形成明显顶背离,RSI相对强弱指数更是在超买区持续钝化达17个交易日——这些技术信号犹如裁判亮出的黄牌,警告着追高者风险正在积聚。
但市场永远比指标复杂。仔细观察成交量变化会发现端倪:在6月7日单日暴跌3.2%的过程中,持仓量不降反增2.3万手,这暗示着空头平仓与多头抄底正在同步进行。更耐人寻味的是,布林带中轨在8000元整数关口构筑起强力支撑,该位置恰好对应着2022年12月突破缺口的上沿。
某期货公司量化团队负责人李娜指出:"当前价格已回调至斐波那契38.2%回撤位,若能在7850-7950元区间形成双底结构,或将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
基本面的微妙变化更让这场弈扑朔迷离。马来西亚棕榈油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末库存环比下降9.3%至156万吨,创下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与此印尼政府突然宣布将6月毛棕榈油参考价上调至每吨858.13美元,这意味着出口专项税(levy)将增加至每吨95美元。
这种"左手去库存、右手提价格"的政策组合拳,正在重塑全球油脂贸易格局。
【暴雨中的转折点:厄尔尼诺与生物柴油的终极对决】
当技术面发出预警信号时,一场影响深远的天气弈正在赤道地区悄然展开。马来西亚气象局最新监测显示,太平洋尼诺3.4区海温异常指数已连续四周超过+0.5℃,这标志着厄尔尼诺现象正式形成。历史数据显示,强厄尔尼诺年份往往导致东南亚棕榈油单产下降8-15%。
不过,种植园管理者陈志强提醒:"当前土壤墒情指数较常年偏高23%,若7-8月降水适度减少,反而有利于提升鲜果串出油率。"
生物柴油政策正在改写需求端游戏规则。印尼能源部宣布自6月1日起将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比例从30%提升至35%,这相当于每年新增60万吨棕榈油消费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计划在年底前测试B20生物柴油,而欧盟REDIII指令要求2030年运输领域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9%——这些政策红利正在构建长期价格支撑。
资金流向揭示机构投资者的真实态度。CFTC持仓报告显示,截至6月6日当周,资产管理机构持有的棕榈油净多头寸减少12%,但商业持仓者净空头寸同步下降8%。这种"多退空进"的格局,与2019年三季度牛市中途调整时的持仓结构惊人相似。某外资投行大宗商品主管张涛分析:"当前市场正处于'看长做短'的纠结期,当30日均线与60日均线在8050元附近形成金叉时,或将触发量化基金的程序化买盘。
"
站在十字路口的棕榈油市场,每个技术信号都在讲述供需弈的故事。或许正如华尔街那句老话:"当所有黄牌都亮出时,真正的红牌反而不会到来。"对于敏锐的交易者来说,当前的回调或许正是布局"黄金坑"的绝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