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上调Q4铁矿石展望至95美元 但涨势难续需求“迷雾”仍未散

高盛上调Q4铁矿石展望至95美元 但涨势难续需求“迷雾”仍未散

Azu 2025-09-05 黄金 14 次浏览 0个评论

【政策强心针与供应链扰动:铁矿石价格冲高的双重引擎】

7月25日,当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团队将四季度铁矿石目标价从85美元上调至95美元时,新加坡交易所62%品位铁矿石期货应声突破110美元关口。这波始于二季度的反弹行情,正演绎着大宗商品市场最经典的供需弈剧本。

中国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成为最强劲的推手。随着1万亿特别国债发行落地,基建项目审批速度较上半年提升37%,直接刺激粗钢日均产量回升至290万吨水平。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显示,三季度新开工铁路、水利项目对钢材需求的拉动效应已达去年同期的1.8倍。

这种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恰与海外矿山生产节奏形成微妙共振——力拓在皮尔巴拉地区的设备检修导致三季度发运量环比下降12%,而必和必拓SouthFlank项目因技术故障减产15%,两大巨头的供应缺口相当于全球海运贸易量的2.3%。

供应链的蝴蝶效应正在显现。巴拿马运河持续干旱导致好望角型散货船日租金飙升至3.2万美元,较年初翻倍。这迫使中国钢厂改变采购策略,青岛港62%品位铁矿石到岸价与普氏指数的溢价扩大至4美元/吨,创三年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库存结构的质变,Mysteel统计显示,全国45个港口铁矿石库存中,高品矿占比从年初的58%骤降至41%,而中低品矿库存增加23%,这种结构短缺正推升采购成本曲线。

市场情绪在期货市场被成倍放大。大商所铁矿石期货持仓量突破120万手,创合约上市以来新高,投机多头占比升至39%。高盛报告特别指出,当前价格已计入中国刺激政策70%的预期兑现度,若实际政策力度超预期,存在进一步上行空间。但某私募基金大宗商品主管向笔者透露:"现在市场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都知道需求端存在变数,但谁都不愿做第一个离场的人。

"

【需求迷雾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繁荣背后的三大隐忧】

当市场为突破110美元欢呼时,青岛港堆场管理员老张却嗅到异常气息:"现在到港的铁矿砂,有三分之一都带着转口贸易的标签。"这个细节折射出终端需求的真实成——海关数据显示,前8个月钢厂直接进口量同比仅增长3.2%,而转口贸易量激增82%,暗示着大量库存正在贸易环节空转。

房地产市场的寒意仍在侵蚀需求根基。尽管基建投资保持8.5%的增速,但占钢材消费35%的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连续14个月负增长。某TOP20房企采购总监坦言:"现在工地的钢筋进场量,只有2021年同期的六成。"这种结构分化导致螺纹钢与铁矿石价格走势出现罕见背离,两者相关系数从0.92降至0.78,反映出建筑用钢需求的持续疲软。

全球钢铁产能的"跷跷板效应"正在形成威胁。世界钢铁协会预测,2023年除中国外全球粗钢产量将下降1.8%,而印度、越南新增产能释放缓慢。更致命的是电弧炉对高炉的替代加速,美国废钢/铁矿石价格比已跌至0.28的历史低位,刺激北美钢厂将电炉钢比例提升至72%。

面对这些风险积聚,某国有钢厂原料处处长算了一笔精细账:"按当前95美元测算,我们的边际成本线在92美元,利润空间薄如刀片。现在采购策略已从'保供'转向'控量',港口现货采购比例从50%压缩到30%。"这种谨慎态度正在产业链传导,日照港铁矿石疏港量连续三周下滑,日均疏港量跌破280万吨关口。

当市场目光聚焦于价格数字的跳动时,真正的智者已在审视这场繁荣的底层逻辑。正如某外资投行大宗商品交易主管所说:"现在的铁矿石市场就像在浓雾中航行,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礁密布。能穿越周期的,永远是那些既看得见桅杆,又听得见暗流的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恒指期货直播室,本文标题:《高盛上调Q4铁矿石展望至95美元 但涨势难续需求“迷雾”仍未散》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